這是一部碰觸台灣傳統喪葬禮儀的一部電影,感覺上會有點嚴肅,不過導演用一種比較輕鬆跟詼諧的角度來拍,讓這部電影有了不一樣的角度跟詮釋,也可以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來看台灣的喪葬禮儀。
影片的內容主要是在描述父親過世後的七天內,因應禮俗發生的種種大大小小事情,這對於有過喪葬經驗的人應該都不陌生,而且如果是經歷比較鄉下地方的,也就是比較傳統的禮儀,一定會在某些段落裡發出會心的一笑,因為曾經也在親人的喪事期間見到了這些事情。
不論在這些喪事禮俗中,覺得荒謬覺得不可思議,但台灣人始終相信這些禮數要做到,親人才會在另一個世界裡走得安心走得順,所以一連串的法事、誦經、燒紙房子等等的,是真的親人會收到還是只是求個安心?抑或只是為了鄰居的口呢?我不知道!
或許都有吧,至少我是這樣覺得的!
電影真正讓我開始有反思的部分,是在7日後出殯完,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之後的那種思念的情緒。或許在治喪期間,光這些禮俗就夠忙的了,也沒有時間可以好好的去懷念或是想起親人在世的所有事情,所以男主角承接了父親的工作、女主角開始利用忙碌的工作來讓自己不會想起父親的種種事情,或許真正的感傷才是從這時候開始吧!
順帶一提,電影的音樂很有趣,有機會去看的不妨聽聽音樂喔
【影片介紹】
改編自「林榮三文學獎」首獎。阿梅父親突然辭世,返鄉處理後事的她,卻在七天之內,經歷了一趟匪夷所思、豪邁奇特的告別之旅,不僅被緊湊密集的追思、五光十色的喧鬧震撼得措手不及,荒謬之間卻也使痛失親人的哀慟,竟意外獲得了減輕。當嘉年華式的華麗告別落了幕,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喟嘆這才油然而生,頓時熱淚不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